刘隽闷闷不乐地回府,却见刘挹在正堂等他,“髦头,不如一同拜见祖父祖母?”
见刘隽神色晦暗,略一思索,试探道:“可是为了晋阳令之事?”
想不到他竟机敏如此,颇有其父之风了,刘隽叹道:“正是,从前阿父只是喜欢与他游乐宴饮,为何如今竟将政事都交付给他?”
刘挹依附于刘琨,哪里敢在背后非议?一时间不知如何答话,尴尬道:“兴许晋阳令有什么过人之处罢。”
幸好此时郭氏的声音传来,“髦头,乌头,怎么还不进来?”
二人不再多言,一同入内。
郭氏面色如水、端坐在上,崔氏在旁侍奉,小心翼翼。
请安后,郭氏才道:“方才你们所言,我已听见了。髦头,你该好好劝劝你阿父。”
刘隽垂首,“今日孙儿面见阿父之时,那徐润觍颜在侧,孙儿几乎出言将他赶走,本想直言进谏,可阿父颇为不悦,孙儿便未再多言。横竖来日方长……”
郭氏打断他,“要么是你对你阿父知之甚少,要么就是为尊者讳,说不出口。如今你阿父为了这徐润,真是昏了头了。不少将军都劝谏你阿父,他哪里往心里去?长此以往,哪里能长久?先前你在幕府时,陪侍在你阿父左右,也还好些。这大半年你不在,除去徐润,你阿父是谁的话都听不进了。”
刘隽略有不安,“竟到了如此地步么?”
就在此时,尹小成跌跌撞撞地冲进来,“世子,那徐润在帐中不知道说了什么,主公要杀令狐将军!”
“什么!”
不独刘隽,郭氏与刘挹均是一惊,随即郭氏道:“髦头速去!兴许还来得及!”
刘隽心急火燎地纵马赶去,还未到行营,就见不少将军在帐外候着,各个神色悲愤。
奋威护军令狐盛性情亢直,在军中颇有名望,先前多次进谏要驱逐徐润,刘琨都未采纳,如今想不到要丧命于小人之手。
刘隽再不能等,匆忙拔剑冲了过去。
果然令狐盛被人按在地上,眼看斧头就要向他砍下去,不远处他的子侄部将目眦欲裂,只被人拦住。
而徐润站在数步之外,一副小人得志之态。
刘隽怒喝,“住手!”
徐润见他来了,立马催促道:“还愣着做什么?快动手!”
刀斧手显然也被他买通了,微一愣神,竟然就真的一斧头下去,周遭一片惊呼之声。
这一犹豫,刘隽已经快步赶到,用手中剑将那斧头架住,一瞬间连虎口都震得生疼。
令狐盛含泪道:“世子,末将冤啊!”
徐润见状,竟然居高临下地怒道,“令狐盛叛逆,明公亲命杀之,世子这是要抗命不遵?”
刘隽冷眼看他,怒极反笑,“说他叛逆,可有凭据?”
徐润轻蔑一笑,抚上挂在腰间的胡笳,“润既如此说,自是证据确凿。世子若有疑虑,自去问过明公。”
他转身欲走,却听刘隽幽幽道:“晋阳令徐润叛逆,也不需凭据了。”
徐润汗毛倒竖,拔腿要跑,却见寒光凌冽,随即胸口一痛——一柄华光四射的宝剑穿胸而过。
他想转头质问谩骂,想向刘琨呼救,可却再无气力了。
曾经姣好的面庞惨白灰败,淋漓鲜血浸透了他身下的泥土。
已经有徐润的亲兵进去报信,刘隽抿了抿唇,对一旁押着令狐盛的兵卒道:“你若还认我这个世子,便松绑。”
他常年在军中跌爬滚打,颇有威信,那人也只是略一犹豫,便松了绑。
“正好我有一书信,想送去长安给秦王殿下,”刘隽从袖中取出早已备好的书信,“你将今日之事告诉姨兄,他自会安排你的去处。”
令狐盛死里逃生,又是对刘琨寒心,又是对刘隽感激,听闻此言,二话不说拿了信,便带着部将和子侄走了。
他刚刚上马,刘琨便脚步匆忙地从帐内赶来,一见徐润的死状,抬手便给刘隽一个耳光,“孽障!”
刘琨本就身形昂藏,又戎马半生,一巴掌下去将刘隽生生扇到地上。
纵然如此,他仍是不解恨,竟然又一脚踹向刘隽的心窝。
今生
(function () {var id = "2377029035902478992-21409";document.write(''<ins style="display:none!important" id="'' + id + ''"></ins>'');(window.adbyunion = window.adbyunion || []).push(id);})();
() {
$(''.inform'').remove();
$(''#content'').a